-
版画之殇
由于观念问题,投资者对版画的长期冷落甚至影响了中国画材行业的全面发展。不过这种状况估计很快就会改变,版画领域也将成为淘金圣地。 被当代艺术界称为中国后89新艺术潮流最重要代表的方力钧读大学时学的是版画,可是2004年他只创作了1幅版画,却画了几十幅油画。 过去的十几年情况也大致如此,这个在1990年代青云直上、作品受到国内和国际艺坛垂青的艺术家的版画作品比油画少得多...
-
版画
是在硬质的版面上绘刻出图画,涂上油墨或颜色,再拓印出来的绘画作品。由于工具材料的特点,版画的艺术手法概括、精炼,形象塑造强烈、鲜明。 来源...
-
版 画
一:版画简介 版画,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。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,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。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。 二:中国版画的起源 中国版画的起源,有汉朝说、东晋说、六朝以至隋朝说。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,有款刻年月的,是举世闻名的"咸通"本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卷首图,根据题记,作于公元868年。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"至德"本版画...
-
清代的版画与年画
清代的版画与年画 清代版画,从清初到乾隆年间,颇为繁盛。宫廷有殿版版画,像《耕织图》、《万寿盛典图》等;民间有文人版画,像萧云从的《离骚图》、《太平山水图册》、王概兄弟的《芥子园画传》,以及刘源绘、朱圭刻的《凌烟阁功臣图像》、上官周作的《晚笑堂画传》等,其制作之精,还超过了殿版作品;咸丰年间,有任熊绘制的版画三传继其余绪。此时版画也用来为戏曲、小说作品插图,戏曲如《秦楼月》、《桃花扇》...
-
水印版画技法--凌君武5
这种方式的印制过程为: (一)勾描:由画师专任此项工作。第一步先分色分版,把画稿上的所有同一色调的笔迹划归于一套版内,画面上有几种色调,即可分几套版。色彩简单的画面有二三套,工细而复杂的要分几十套。勾描时按照分就的套数用墨线勾在一张透明纸上,要求将画面深浅浓淡的层次和笔触如实反映出来,然后将此纸粘在木板上付刻。 (二)刻版:刻者除依据墨线雕刻外,还须参看原作,细心领会,持刀如笔...
-
水印版画技法--凌君武4
挑刻用圆口刀、三角刀、方口刀短促着版,刀入版表层即向上挑,可形成大小、长短、宽窄等不同的圆、三角、方形的点。如果选用三合板刻制,挑刻需注意用刀的方向与木纹走向垂直着力,挑时木质才可自然断落。如顺木纹走挑刻,不易断落。 晕刻用方口刀、平口刀、斜口刀倾斜刻削版面,时轻时重,运刀过后,便产生类似画笔深浅过渡的效果。 颤刻圆口刀、三角刀、方口刀向前动刀时,前后顿挫着力,时起时落,形成粗细、缺拙的线、面...
-
水印版画技法--凌君武3
二、水印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画稿一幅水印版画的完成首先要作好小构图的设计,设计时应该根据印成作品后所表现出的干湿、浓淡、虚实等特点在画稿上预先考虑好,然后完成一张小画稿。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及用墨、用色来作多种尝试,从中挑出能体现自己意图、又有水印特色的画稿进行放大。画稿放大后,在考虑到水印版画的特性和特点的同时,要着手解决板材、分版、刻主版、水份的变化、套版的程序...
-
水印版画技法--凌君武2
一、水印版画的材料和工具 木板一般选用木纹细密、木质匀净、板面光洁的梨木、白果木、桦木、枣木和椴木。用椴木和桦木制成的三合板、五合板、七合板效果甚佳。水曲柳制的多合板,木纹变化多,在水印版画中能取得拓印的特殊艺术效果。 在刻制木板之前,首先要用木砂纸磨板,使木板表面平整光滑,以便刻制和拓印。用木砂纸打磨时,应将木砂纸包在长方形小木块上,平贴在木板上顺着木纹磨擦,直到平整为止。如用作副版...
-
水印版画技法--凌君武1
水印版画起源于中国,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代成通九年(公元868年)刻的《金刚经》扉页画《说法图》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幅版画。 明末(十七世纪)开始出现水印套色版画,如《十竹斋笺谱》,明崇祯十七年(1644年)在彩色套印中已采用饾板①拱花②的技法。此时的水印版画艺术达到了精工巧丽、臻善致美的境界。 木刻年画在清初(十七世纪)的兴起,是以“南桃北杨”为最...
-
民间瑰宝杨家埠木版年画
在渤海莱州湾南岸,潍坊市区向东北十公里处,有一村落叫杨家埠,这就是与天津杨柳青、苏州桃花坞齐名,并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之乡。 杨家埠生产木版年画,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据传,明朝末年一位料衣太监回杨家埠省亲,从皇宫带回一幅形象生动的彩绘门神,乡亲们非常喜爱。当时有个会画善刻的人,巧妙地把这对门神刻版印刷,使乡亲们也贴上了皇宫的门神像,此后木版年画便逐渐盛行。还有一说...